企业有且只有一种危机,那便是企业家的领导力危机。
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言:“若企业出现了危机,首先应该审视的是领导者的能力和决策。”
组织是从顶部开始溃烂的,顶部如果“一团糟”,必将导致组织走向毁灭。
以上问题我们都将在本篇解读。内容硬核,直击一把手的领导力发展要害。
本文转自:唤醒组织潜力的“泰普洛领导力”,公众号ID:taplowleadership
中国的企业家,外表看起来非常光鲜,人人艳羡。殊不知在VUCA时代,企业家们是一批高处不胜寒又极度焦虑的人群。是制定公司方向和战略的掌舵人,是拓展市场的大销售和外交官,是规划公司预算和执行的财务长,是企业资金的融资者,是公司组织变革的发起者,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代言人,是寻找人才吸引人才的终极面试官,是人才发展和学习的培训师,还是鼓舞员工士气和解决员工问题的政委……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企业家们还需要是研究用户的首席产品体验官,产品研发的总设计师,各种论坛的演讲者,企业直播的第一主播……除了这些,企业家们还有着各种社会身份,也是孩子的父母,是父母的孩子,是各种商会or公益机构的发起人......而创业期的企业家,往往九死一生。有一定规模后,虽然有各职能和业务部门负责人,但真正为整个企业各个领域都操心的,最终负责的,就只有一把手本人了。所以,从成立企业,成为企业家的第一天开始,工作烦恼、压力和焦虑,就在如影随形。作为企业一把手,为了突破自身领导力和企业发展的瓶颈,可谓是有着无数“踩坑”经历:
积极参加商学院的各种总裁班、EMBA提升自己,但这些班师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学习内容是知识,而非智慧大势;
加入一些会员制形式CEO俱乐部,期待找到归属感以及做生意的资源,但社交、吃饭、喝酒成为主旋律;
参加各种行业论坛或跨年演讲,沉浸在演讲者励志鸡汤中,激动过后却在执行上无从落地;
聘请知名咨询公司给企业会诊,或请大咖专家给高管讲课培训,却发现很多思维惯性和行为模式并没有改变……
事实上,“乱投医”永远无法根治痛点。而众多观察表明,企业发展的瓶颈,实则是一把手个人的领导力发展瓶颈。
1. 处理企业外部的问题,比如设法获取资源、产品营销、解决资金问题等;2. 处理企业内部的问题,比如如何优化高管团队,打造组织的内生力量;3. 发展到最后,绝大部分CEO会发现:许多问题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大多一把手和高管很傲慢,他们其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还在往愚昧山峰攀登,只要再到达山峰后往下跌到绝望之谷,才可能逐渐开悟。领导者一旦去过绝望之谷,说出来的话就不一样了,看到其他人说话比较傲慢时,就知道他们还没到愚昧的山峰。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知道了,然后有点智慧了,就知道自己知道了。如果一把手的领导力水平止步不前,如果他们的思想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没有发生重大改变;如果一把手不能反求诸己,自我觉察,从内心审视到是自己的问题;那么他们就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远远跟不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一旦领导力缺失,企业即使再优秀,也难以维持长久的成功。”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企业有且只有一种危机,那便是企业家的领导力危机。与此相比,其他的问题,只是问题的大与小,或者问题是不是正在解决。只有领导力这个问题,是绕不过的。因为无论公司有多少的联合创始人,一号位的人,最后都要拍板。“盖子法则”,是由全球领导力大师约翰·麦克斯韦尔,在服务和指导超过1000家企业之后,总结出来的规律。锅里的水,总是漫不过盖子;领导力就像一个盖子,它决定了组织中其他人的办事效力。领导者的能力、思维和视野越高,企业的“盖子”也就越高,组织所能达到的成就也会越大;反之,如果领导力水平有限,企业发展的高度也会被“盖住”,难以超越领导者自身的能力。一家企业的业务成长水平,永远不会突破这家企业的领导力的水平。比如说,企业的领导力水平如果在1到10分中打5分,那么这家企业的业务发展的分数在1-10分中只会小于5分,绝对不可能超过5分。这个领导力分数,就像一个盖子一样,对业务产生限制作用;如果想将业务做到7分的水平,那么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将领导力提升至7分以上。“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在什么样的行业,处于哪个洲哪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文化和背景, ‘领导力盖子’就像万有引力的法则一样适用!”这里的领导力,不仅仅是指CEO的个人领导力,还指整个管理团队的领导力,不过CEO的领导力是首要的!“领导力是一种责任,而这种责任不容忽视。没有一流的领导力,就不可能有持久的企业成就。”想要带领组织和团队迈向更高的目标,首先就要发展一把手的领导力,提升领导者的“盖子高度”!在此,借助三本书的观点,来阐述企业家在领导力发展时,面临的核心挑战:挑战一:你是否能拆解自己内在诸多要素,进行立体且有效的学习?
第一个观点来自于《未来简史》,“一个事物无法被分解为更细小的部分,那么这个事物就无法发生改变。”比如:一块木头,可以分解为木板,那么就可以被制作为桌子;一个氢原子,可以被分解为质子和电子,就可以产生化学反应。同理,一位企业家,如果无法看到其内在能力构成的更细小的部分,那么他的能力也是无法发展的。这一观点给我们的启示:对于每一个人(包括企业家)而言,我们之所以能成长和发展,核心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在,由诸多要素构成。比如,博学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核心的技能,对于事物的价值判断,包括冰山底层的内在个性。对于企业家的成长而言,有一些企业家面临的挑战,是不爱看书不爱学习,自己埋头苦干,最后导致路越走越窄;而另一些企业家,看似不断上课,各种商学院总裁班,向他人学习借鉴,但不实践、不反思,也是无效学习。知识累积,经验获取,技能锻炼,认知升级,趋势判断,包括固有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管理……这些若干小的要素,每一部分的认知和发展,就是个体整体能力发展的一部分。所以,每一位企业家都需要立体的学习和发展,当内在能力被分解的越来越小,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协调和发展,个体才能成长。第二个挑战,来自《人文主义全盘反思》一书中的观点,“真正的美德,是协调与自身相反的品质”。如果你是一个特别关注长远的人,你就很容易忽视当前;如果你是一个思考问题特别形而上的人,你就会容易忽略现实;如果你是一个勇气性特别高的人,你就容易忽视人际的矛盾;如果你是一个敏感性特别低的人,你就会忽视可能他人内心的想法和需求。个体的特点与环境相协调,既要关注长远,又要关注眼前;既要关注事件,又要关注人。实际上,我们要训练自己超越本能的反应,来决定对事情的反应;只有基于你的认知——适合与否、是否有价值,再去做行为决策。真正的美德,需要在同一个人身上呈现截然相反的两种品质,这是非常难的。当企业家做到很高成就、持续成功时,这并非是运气使然。一定是在正确的场景下,多次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所有场景的决断,并非都和个体倾向和偏好相一致,甚至有时是相反的。那么,作为企业家,你能否容忍与自己本身相反的一些特点?容忍他人所具有一些你不具有的东西?比如,你很多疑,但你需要信任自己的下属;你很前瞻,但下属更关注眼前;你很形而上,但下属更形而下。这些都是企业家需要容忍的部分,如果能做到,这就是最高美德的呈现。挑战三:你是否有地位平等的同道彼此照镜子,得到真实反馈?
第三个挑战来自《社会心理学》,“如果有他人的参与或者旁观,会提升个人的积极性和效率”。马克思也曾在《资本论》中提到,光是有同伴的参与,就能够极大地提升个人的积极性和兴趣。企业家是非常孤独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家往往被众星捧月,下属言听计从。这也是企业家面临的最大挑战,他们往往因此而非常迷茫。这样的处境也非常危险,企业家很容易在周围人的不恰当且不真实的反馈中,迷失自己。那么,如果一个企业家要发展自我,给真实的自己照镜子,最好有他人的参与或帮助。尤其是地位平等,认知同频,没有利益诉求,非竞争关系的朋友。一把手要正视并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水平,突破“盖子”,才能真正塑造一个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企业,在动荡中持续前行,不断创造价值。同时,领导力的发展,是一个旅程,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过程。当领导力意识开始觉醒,你就踏上了这个旅程,而收获也将伴随你一路。这种收获不仅仅是你个人的,它还属于你的家庭、你的团队、你的组织,以及行业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