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之美——论国企党建的政治逻辑与经济逻辑
融合,意在熔化交融、合为一体。融合,孕育生命力量、蕴含创新活力。人类文明史中,思想、制度、民族、文化融合交汇,焕发勃勃生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国企党建,实质是经济组织中的政治行为,作为一种政治与经济的微观治理活动,是我们党领导国有企业、领导经济工作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这深刻揭示了国企党建的政治逻辑和经济逻辑。追根溯源,让我们厘清党的领导和我国经济制度的演进脉络,共同感悟国企党建的理论之源、创新之路、融合之美。
政治经济的辩证统一
政治,是一种权力行为,反映的是生产关系。从古希腊城邦政治到近代英国政党政治,从中国先秦诸子“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到孙中山“管理众人之事”,政治作为治国理政的社会活动,被普遍认为是牵动社会成员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重要社会力量。
经济,是对物质的管理。不同经济制度反映了不同的生产关系。区分不同的经济制度,关键看三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二是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三是产品分配形式。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社会的政治运动和政治现象是派生的,政治受到社会更深刻的社会物质运动的制约。由于社会生活来自于社会物质的生产活动和生产关系,因而政治的本质也来自于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无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本质上都是阶级的统治。进而提出了“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表现,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揭示了政治的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制度创建初期,由于资本的占有和分配是由私人作出的,并通过市场交易发生联系,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大家普遍认为经济与政治相分离的,这种思想反映在学术上,就是经济理论“去政治化”“去国家化”,更倾向财富理论、交换理论,与“政治”或“国民”泾渭分明。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干预主义兴起,政治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日渐增大,国家开始全面介入经济生活,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重要主体。这样背景下,经济与政治加速融合,政治经济学发展日益蓬勃。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它们之间联系极为密切,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第一,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阶级关系,因而也是一种政治关系。阶级的划分是以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差别为基础的,也必将产生阶级的对立,比如奴隶与奴隶主,农奴与封建主,雇佣工人与资本家,这种阶级对立与斗争属于政治范畴。第二,经济制度的建立、发展和有效运转,必须依靠国家政权的维护。任何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经济制度的努力,都首先要改变国家的性质。第三,无论在哪个社会中,总有一部分国家职能是经济职能,有一部分政府行为是直接的经济行为。如财政税收、货币政策、公共工程、经济管理等等,这些活动既是政治性的,又是经济性的。政府的这部分职能越大,经济和政治重合部分就会越多。
从社会主义制度来看,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又具有特殊意义。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高度融合,国有经济体制的任何变动,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政治现象,经济与政治在这里是合二为一的。正因如此,毛泽东曾精辟地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邓小平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习近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们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于国有企业,在国际范围上普遍作为政府职能的延伸,是一个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微观结合体,生来就具有鲜明的政治与经济双重属性,也必然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集中反映。这是我们认识国有企业、搞好国有企业一切工作的逻辑源头。
认识党的领导规律
政党是阶级社会发展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一定阶级、阶层利益意志的代表,是为这个阶级利益服务的。而领导权是政党领导的核心。从实现党的政治目标上看,这种领导包括两个层面:在党内,要统一全党的意志和行动;在党外,争取最广泛支持,实现对国家政权及其他组织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夺取政权并长期执政,是一个政党领导的基本规律。
当今世界近200个主权国家中,除个别政教合一外,普遍由政党领导。由于无产阶级政党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代表,以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使命,决定了它必须成为进步政治力量的领导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在1850年《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公告同盟书》中指出: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都变成工人协会的中心和核心。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党是无产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
中国共产党对党的领导的定义,随着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变化,其思想和内涵不断发展,大体上经历了“政治领导”“一元化领导”“党领导一切”“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和“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几个认识。毛泽东深刻总结革命胜利经验与教训,提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予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反复强调党的领导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能四分五裂,一事无成。”进而对党的领导三个原则进行新界定:一是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主要通过决策、组织执行和先进示范来实现。二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从中央到基层,一切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活动都不能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三是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创新性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对于国有企业更是提出,“党委党组要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考察党的领导思想的发展演进,可以看出,党的领导内涵和方式随着历史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始终没有改变。需要强调的是:第一,领导作为一种政治引领行为,在我们党取得政权后,开始向执政兴国的治理行为演化,对于国有企业这个微观经济体来讲,部分体现到管理行为。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绝不能简单理解为“党管一切”,在不同治理层面,党的领导体现有不同方式和途径。第二,党的领导是以党的建设为保证的。党的领导是政党政治的核心特征,是目标、是目的。党的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自我完善的活动,是方法、是手段。我们搞党建的一切工作,根本上是保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为实现党的领导服务的。如果不能保证党的坚强领导,这种党的建设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任何一级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都是第一位的。国有企业抓党建强党建,必须以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为根本,否则,企业业绩再好,即使成为世界一流,又有什么用呢。这是我们坚持根本制度,抓经济、抓企业、抓党建要遵循的政治规律。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融合
市场经济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结果。工业革命使工业成为主导产业,厂商成为基本经济组织形式,市场营销成为最普遍的经营形式。资源市场化配置背景下,经济运行基础是市场竞争,这构成了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特征。关于市场经济有两种传统理论: 一种是由斯密、萨伊到马歇尔、哈耶克所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或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内在完美,市场机制本质上是没有缺陷的,足以保证经济长期均衡运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而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坚持搞公有制,就不能搞市场经济。1991年撒切尔夫人曾预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兼容,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化。”
另一种是以马克思和凯恩斯为代表,认为市场经济存在自身缺陷。马克思认为,由小市场经济走向大市场经济进程不可阻挡,在世界性市场经济统治全世界的时候,周期性的世界经济危机最终会产生破坏世界市场的力量,从而撕毁这一体制,市场体制中的危机机制是不可救的。凯恩斯则认为,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平衡市场缺陷,以国家干预对私有制经济进行“改良”。尽管二者都看到市场经济缺陷,但得出两种不同认识。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后,未来社会将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社会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组织所代替。列宁更加明确地指出: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才能消灭一切剥削。计划经济就是有规划、有计划地发展经济。资源的分配,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政府计划决定,从而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十月革命后,包括苏联、东欧、中国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这一时期,计划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特征,市场经济姓“资”,计划经济姓“社”,成了天经地义的信条戒律。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搞计划经济体制,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现代化建设推进,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暴露出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的最大弊端。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成为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对此,邓小平从1979年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到1992年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等重要论断,从根本上破除了市场经济姓“资”、计划经济姓“社”的传统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方向。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史无前例的体制,把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美结合,迸发出巨大生机活力,这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个光辉典范。
具体实践中,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从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来看,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本身就是从市场中产生的,而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就存在怎样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因为国企长期以来并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所以抓国企改革,成为破解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关键点。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公司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而股份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至此,我国公有制特别是国有企业找到了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和途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决心坚定不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有着区别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四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在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就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抛掉公有制这个基础,社会主义就将成为一句空话。二是计划指导。计划和市场各有侧重,计划调节重宏观,市场调节重微观,脱离计划的市场经济,是没有资格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三是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服务于不同资本利益集团,竞争中必然形成两极分化和周期性经济危机。而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和最基本的追求,因而也必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市场经济真正充分地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这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所在。四是以党的领导为政治保证。领导经济建设就是党的中心任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这个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
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再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标志着我们党对市场的认识持续深化。正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融合,让中国40年来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奇迹。这其中,国有企业作为结合点、突破口,地位重要、作用关键,体现出“双重属性”“两个基础”的独特所在。也深刻揭示出搞好国企、抓好党建必须运用两种思维、遵循两个规律,抓好制度融合这个规律性要求。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实现领导、发展经济的规律总结,是政治与经济辩证统一、交互融合的最直接体现。
抓党建关键抓融合
党的建设,是保持和提高党的生机活力的实践活动。从马克思、恩格斯纲领建党、列宁理论建党、毛泽东思想建党、邓小平制度建党,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统领、全面从严治党,党建理论日益丰富发展。国企党建是党的建设重要领域。突出体现有两个目标:一是政治上要实现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把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确保国有企业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二是经济上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两个目标是政治的,也是经济的,这是由国企党建的政治逻辑和经济逻辑决定的。抓国企党建、实现两个目标,关键还是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融合问题。事实表明,融合好了,党建工作才会有生命力,党的组织才会有领导力,党建优势才会有竞争力。否则,就成了“两张皮”。抓好融合,关键是遵循党的领导规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系统思维抓住结合点,在决策、监督、执行、思想、组织、干部、职工、考核八个方面下功夫,有力推动国有企业党的领导目标、党建工作职能、企业治理功能、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统一、融合贯通。
一是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融合。党对国企的领导,体现在企业治理结构、治理机制的设计和运行上,体现在决策、监督、执行各环节。建立体现党对国企全面领导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要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让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完善党的领导的治理制度基础。
二是党管干部人才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的融合。用人权是最重要的执政权。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了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宝贵经验,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视野不宽、机制不活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有效利用市场竞争性选择、市场化评判、契约化管理、多样化激励机制优势,把持党管干部人才原则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融合起来,既把好用人权,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作用,不断强化党的领导的组织保证。
三是党的基层组织与企业组织的融合。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在社会组织中设立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实现领导的特有传统。把党组织设置与企业组织架构有机衔接,就要按照“四同步四对接”要求,推动组织覆盖,特别要重点加大境外单位和混合所有制企业覆盖力度,消除党组织空白点和党建盲区,推动管资本与管党建相统一、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确保业务工作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设到哪里、党的工作新开展到哪里,筑牢党的领导的基层基础。
四是政治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国企搞文化建设具有先天优势。党内政治文化贯穿了国企发展的精神血脉,是国企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这种政治基因所孕育出的红色底蕴、红色文化,使“国企文化”有着区别于一般企业文化的独特内涵和优势。让党内政治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就要以政治文化为引领,把党组织作为文化堡垒,把党员作为价值坐标,坚定党的领导不能丢、红色基因不能变的使命担当,永葆“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本色;就要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对标国际一流,围绕国企责任和使命,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系统,深化思想认同、战略认同、文化认同,筑牢党的领导的思想基础。
五是依靠职工办企与依法治企的融合。人民群众是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依靠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内在要求。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不动摇,坚持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让职工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激发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创造力,不断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的领导依靠力量。
六是先进执行力与科研生产经营任务的融合。保证科研生产经营任务是检验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战斗力的磨刀石、试金石。必须常态化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创新强化“党建+”系列活动,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设立党员突击队、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责任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教育管理党员、凝聚职工群众、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好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传家宝,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科研生产经营最前沿,强化党的领导的先进引领。
七是党内监督与企业内控的融合。监督是治党治国治企的重要职能。改革开放40年来,国企监督形成了党内监督与公司法人治理监督、业务监督、民主监督共同构成的内部监督系统。推动监督融合,就是把党内监督与企业内控监督结合起来、贯通起来,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包括法人治理结构监督、业务监督和民主监督在内的大监督工作格局,既要强化党内监督的关键作用,通过监督“关键少数”管住大多数;又要厘清企业内设监事会和审计、财务、法律等业务部门监督职能,形成“多维一体”监督协调体系,建立全业务、全周期管理体系,实现监督全覆盖,营造良好生态,为党的领导提供保障。
八是党建责任制考核与经营业绩考核的融合。抓党建必须抓责任制,就如同抓经营目标也要抓责任制。用好考核这个“指挥棒”,健全完善党建考核体系和业绩考核体系,把党建考核同企业领导班子任免、薪酬、奖惩挂起钩来,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动党建考核同经营业绩考核、领导班子考核的有机衔接,实现党建工作的引领保障功能,增强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政治与经济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并行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一以贯之”也只有在兼容并蓄中才能求得实效。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历史一直在证明,正是在两个规律相互碰撞中才能爆发出最耀眼光芒,只有在两个规律交汇融合中才会孕育出新生力量。立足国企政治与经济双重属性,把握党的领导与经济发展两个规律,持续在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上下功夫,是破解国企党建一系列问题,推动党的建高创新突破、实现党建与市场机制优势倍增的关键钥匙。
融合,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是思想的,也是艺术的。
(作者为中国兵器人才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